“‘保险+期货’对我们养猪的是个稀罕玩意儿,但效果还挺好,确实保障了我的收益。”前年抱着试试看心态参与“保险+期货”项目的河南省漯河市下辖郾城区养猪大户王如意在去年更加积极地为自己2400头猪投了保,每头猪他平均交了30块钱的保费,最终每头补了70来块,赔款总计有17万元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了解,王如意去年所参与的项目是由大地期货开展的漯河市生猪收益指数“保险+期货”项目,既是2022年河南省首个单市域覆盖项目,也是2022年河南省唯一一个“大商所农保计划”生猪专项项目。项目最终产生了近900万元的赔付,在保险到期后不到半个月就都足额支付给了包括王如意在内的113户郾城区生猪养殖户,保障了当地约11.47万头育肥猪的收益。投保的养殖户纷纷表示真切感受到了“保险+期货”所带来的实惠,也不再惧怕猪价的下跌等带来的养殖收益的下降。
“保险+期货”拉开漯河生猪产业风险管理序幕
自2020年以来,受非洲猪瘟、新冠肺炎“双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整体发展面临着较大挑战。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在我国河南省漯河市,近两年猪价波动的加剧也让当地的养殖户对养猪风险的担忧又多了几分。
而生猪养殖是漯河市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地养殖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数据显示,漯河市现有生猪存栏198.36万头,年出栏量306.66万头,全市5个县区中4个县区被确定为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但在近些年经历2018年非瘟疫情、2021年“7·20”特大洪涝灾害和多次区域性新冠疫情后,漯河市的生猪养殖规模出现了大幅波动,漯河生猪养殖户则因长期缺乏价格风险管理工具,无法有效防范生猪价格风险,从而难以获得稳定的养殖利润,当地生猪产业几经重创。
“据我们了解,漯河市的生猪养殖经营主体多为中小养殖户,期货等相关金融风险管理知识匮乏,也缺少利用期货市场工具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的能力。”大地期货衍生品部副总经理林唯玮告诉记者,为帮助当地养殖户防范生猪养殖利润下跌风险,在2021年大商所生猪期货上市之际,大地期货便在河南省漯河市下辖临颍县开展了全国首单生猪收益指数项目,为当地猪企河南智勤养殖有限公司的373头生猪防范风险,项目赔付率超过360%,项目得到了参保养殖户和地方政府的肯定,自此,漯河市生猪产业风险管理也拉开序幕。
随后在2021年5月底,大地期货又依托“大商所农保计划”在漯河市郾城区开展生猪收益指数养殖分散试点项目,当地38户养殖户积极参加,通过“保险+期货”稳定了2.5万头生猪的养殖收益,最终该项目赔付率也高达291%。
去年,大地期货再次深化和拓展“保险+期货”模式,在总结前期经验后,在漯河全市推出生猪收益指数“保险+期货”项目,该项目也成为2022年河南省唯一一个“大商所农保计划”生猪专项项目。
据林唯玮介绍,为了让漯河市内更多养殖户尝试利用新型工具进行养殖风险管理,在去年的项目筹备阶段,漯河市政府牵头组织了辖区内临颍县、舞阳县、郾城区、召陵区政府部门在各县区内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并为项目提供资金补贴600万元,占项目总保费的41.38%。同时经过此前的项目试点,漯河市内养殖户也对“保险+期货”模式有了充分理解,参与积极性持续高涨,自愿缴纳近350万元保费参与项目,占总保费的24.14%。
总的来看,在当地政府支持加大和养殖户风险管理热情日渐高涨的背景下,“保险+期货”项目保费来源更加丰富,为漯河生猪产业撑起了更强大的保护伞。数据显示,2021—2022年,大地期货在漯河市共开展了生猪收益指数“保险+期货”项目6个,其中交易所项目2个,商业性项目4个,总保费1758.58万元,保险保障金额逾2.43亿元,实现了为漯河市生猪产业规避价格风险的初心。
生猪收益指数险实现“两头保”
记者了解到,对于漯河当地的养殖户来说,一直以来在养猪过程中面临的猪价下跌叠加饲料成本上涨的双重风险在去年尤为凸显。“幸好去年的‘保险+期货’项目给我们养殖户吃了一颗‘定心丸’,消除了收入减少的后顾之忧,以后我们可以继续放心地养猪了。”漯河当地的养殖户代表薛孟龙在收到赔付后对记者如是说。
让养殖户从对养猪忧心忡忡转为喜笑颜开,“保险+期货”项目何来如此大的效果?原来,相较以往传统的单一型价格保险无法完全覆盖养殖户的生产经营风险,去年的漯河市生猪收益指数“保险+期货”项目是大地期货基于对漯河市辖区内生猪养殖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后设计的产品,可以兼顾养殖户的成本端和销售端,从而同时规避养殖过程中生猪价格下跌和饲料成本上涨带来的收益下跌风险,实现“两头保”,为养殖户提供更加全面的价格风险保障。
林唯玮告诉记者,漯河当地的生猪养殖户不需要理解复杂的产品原理,只需向保险公司购买生猪收益指数保险,最后项目到期后,若生猪收益指数低于保障目标,参保养殖户就可以获得差额赔付。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本次项目运行周期为2022年7月1日—11月30日,共分为四期进行,每期一个月。其中在项目第一期运行期间,正值7月份生猪价格上涨,到期后参保主体实际养殖收益较承保时增加,未触发理赔。而进入10月份后,即在项目运行的第二、三、四期,生猪价格自高位连续回落,但玉米、豆粕价格却显著上涨,使得漯河市生猪养殖利润大幅缩水,在此期间,大地期货又结合养殖户诉求,及时调整了项目方案来提高项目保障效果。最终项目实现赔付近900万元,当地生猪养殖户的生产经营压力得以缓解,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有效调动。
“我们以养殖户王如意为例算了一笔账,其养殖场四期共投保生猪2400头,我们分别测算了其四批购买生猪收益指数保险与不购买保险的成本支出情况并进行了对比。通过参加项目,王如意共获得养殖收益补偿共计17.43万元。如未购买收益指数保险,王如意则没有保险赔付金额,最终其养殖收益将下降10.11万元。”林唯玮对记者表示,通过参与“保险+期货”,参保养殖户可以安心养殖,不再为饲料及生猪价格的变化而担忧。
实践证明,生猪收益指数“保险+期货”项目不仅切实保障了漯河市内中小养殖户的利益,也弥补了传统养殖险中价格保险的空白。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漯河项目也得到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亲自批示,要求“加大力度创新机制”“认真总结推广、扩大成果”。
“通过多年深入探索‘保险+期货’创新模式,该项目已经在漯河市各个县区如星火燎原般不断推进,覆盖面越来越广,惠及的养殖户也越来越多,生猪价格风险管理已如春风般吹遍漯河各地。”林唯玮告诉记者,大地期货也将在大商所的指导下继续深耕漯河乃至河南省生猪产业,为当地养殖户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帮助漯河市端稳“肉盘子”,为漯河生猪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不断探索金融服务“三农”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期货力量。
标签:
仓储物流“成渝圈”如何乘势而上? 12月3日,连接昆明和万象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被惠及的显...
两件西周青铜簋时隔三千年成功配对 考古工作者介绍,这个铜簋的盖、身分别时隔40余年出土,纹饰...
“医保砍价”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晁星 “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购物成瘾”真的是一种病 刘艳 牛雅娟 本周日即将迎来“双十二”促销季,很多人又开始摩拳...
因迷恋山间风景,一男子在甘孜州稻城县海拔4000多米的无人区迷失方向,随后与同伴失联。12月的稻城...
嫌疑人DNA信息比中后,成都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处DNA实验室民警白小刚一下坐在凳子上,恍惚迟疑间...
一批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新书发布 新华社南京12月7日电(记者邱冰清、蒋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电影《亲爱的》里面没有的结局,在我眼前“上映” 12月6日,在深圳市...
冥想?泡脚?不如听听助眠音乐 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成为最贴合都市人群的“睡眠画像”。随...
养老话题 老年教育面临缺口 “终身教育”潜力无限 【现实挑战】“新老年”群体愿意在培养兴...
孙海洋被拐14年儿子如何找到的? 警方侦办另一宗拐骗儿童案时发现线索,通过人像比对、DNA确认找...
北京天文馆、圆明园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12月6日,北京天文馆发布通知称,12月8日起试行对未成...
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 连续7年保持在1 3万亿斤以上 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
斑块软的很危险 硬的就无碍? 血管里的“垃圾”分类 赶快学起来!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中国...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大幅降价 聚焦医保谈判背后脊髓性肌萎缩症家庭 医保目录公布那天 好多家长都...
抖音“窗花剪剪”遭抄袭 被判获赔20万元 法院认为“窗花剪剪”的这种表达方式理应受到《著作权...
公安机关近日侦破3起拐卖儿童案件 失散十几年 3组家庭终于团圆了 北京青年报记者12月6日从公...
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发布 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作为年度“汉语盘点”活动最具网络特色的组成部...
北京天文馆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北京天文馆对票价免费及优惠政策作出调整:1...
2021北京百个网红打卡地发布 本报讯(记者 李洋)2021北京网红打卡地推荐榜单昨晚正式发布。自然...